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69zww.gg,斑竹若茶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汽车在即将完工的307国道路面上缓缓前行,坐在我旁边的市交警支队勤务中队队长边国清一边驾驶着汽车一边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述着道路沿线的一些施工情况,汽车每走过一段路程,还能看到一群群忙碌的筑路工人在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中为307国道复线工程做最后的“梳妆打扮”听着边队长的讲述,一幕幕惊心动魄、催人泪下的感人场面源源不断地复制在我的脑海,目睹着这条车轮下将要承载起阳泉市经济、贸易、文化、旅游建设发展重任的黑褐色的“履带”我的心情一时难以平静。307国道复线(北外环)工程是阳泉市实施“扩容提质”战略的重点工程,是阳泉市公路建设史上投资最多、难度最大的“天字号”工程,是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从根本上改变阳泉市区交通堵塞、环境污染,拓展城市空间、提高城市品位、带动农村建设、加快城市发展的一项战略性重大举措。它与平定高速公路、义白路一起构成阳泉城市交通的“钟式”大外环,是连接一矿、三矿、四矿、洪城河、李荫路、桃荫路、义白路等线路的重要交通枢纽,这项工程使阳泉市的城市空间向北拓展了50平方公里,等于再造了一个阳泉市区,为几代人“大阳泉”建设的梦想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发展平台。这样一个庞大工程的顺利完成,倾注了所有工程建设者们的心血和汗水,同时也倾注了市公安交警无数苍健的背影和艰难跋涉的脚印。

    阳泉,太行山麓、狮脑山脚下的一座文化山城。悠久岁月文化历史的积淀,打造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阳泉儿女,奔腾不息的桃河水给这座山城注入了永不浑浊的浓郁的现代化气息。一座座楼宇鳞次栉比,一条条公路四通八达,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岁岁年年,年年岁岁。世世代代阳泉人渴望能解脱天然环境造成的“两山夹一沟”城市空间的禁锢,冲破群山环绕的狭窄空间的阻隔,实现几代阳泉儿女营造“大阳泉”、“新阳泉”、“生态阳泉”的梦寐以求。如今,梦想将要成为现实“绿色城市”、“园林化城市”建设的响亮提出,亟待人们交通通行能力的快速提高,交通拥挤便成了人们迫在眉睫的课题,307国道就成为了又一条缓解交通压力的“起重器”然而,交通民警——这些城市道路交通的守护神,为了让“大阳泉”的愿望早日实现,他们昼出夜巡,让一条条道路畅通无阻,让一个个司机绽放笑容,让一个个家庭平安放心。他们用真诚、奉献、辛勤和汗水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构筑了平安大道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使交警支队勤务中队成了这道风景中的一枝独特妩媚的警营奇葩。

    2005年,当阳泉历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307国道复线工程即将拉开帷幕之际,交警支队又一个新的生命——“勤务中队”应运而生了。17个生龙活虎、血气方刚的帅哥为这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队伍渗透进了新鲜强大的血液。他们担负着不同于其他中队的交通疏导的重任,负责全市重点工程的交通勤务工作,交通管理任务十分艰巨,307国道复线工程建设的重任就由勤务中队来担纲。

    走进勤务中队,洁净宽敞的大院,新颖别致的排房,醒目提神的标语以及队员们团结、开朗、活泼的精神风貌使人赏心悦目、心清气爽,处处展示着新时代公安交警所具有的朝气蓬勃的美好形象。在这次“扩容提质”重点工程的建设中,勤务中队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惊人的毅力、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公安交警战线的新篇章。

    要顺利完成307国道复线(北外环)工程建设需要勤务中队的大力协助和紧密配合。作为交警支队的一支特殊中队,在2005年9月接到这项艰巨的任务以后,支队长助理曾光华、队长边国清和队员们心中充满了自信和自豪,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打好建队后的第一个漂亮仗,便一个个毫不犹豫地投入了这场人与自然的战斗。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重重压力和种种困难,但都被他们耐心的说服和善意的劝导一一化解了。黄砂岩桥梁是307国道复线工程12座桥梁中的其中一座,在修建这座大桥的时候正值赤日炎炎的酷暑季节,交警每天都要忍受烈日的暴晒。载着60多吨重架桥所需材料的重型货车每天要往返开发区、青年路、外环路、赛鱼等重要路段,由于吨位大,运送的材料宽度占据了整个路面,汽车行使又特别缓慢,最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为了能保证材料按时送到工地,他们更改了上班时间,当人们还沉浸在甜蜜梦乡的时候,早上5点左右他们就已来到了自己的岗位,投入了一天忙碌的指挥。在高温、曝晒甚至尾气、灰尘、噪音很严重的工作岗位上,一站就是7、8个小时,工作时间比平时延长了好几个小时。他们删掉了下班的时间,随时往返于各交通路段,累了顾不上休息,渴了顾不上喝水,饿了顾不上吃饭,有的甚至连家都顾不上回,奋战在了岗位上,保证了运输道路的畅通,保证了车车材料提前到达目的地。曾光华助理和边国清队长这两员老将,从道路改造开始后,就投身于工作现场。他们不仅白天要指挥,晚上还要蹲在施工现场亲自协调、监督路面的各种情况,每天连续工作在十几个小时以上,几乎睡不上一个囫囵觉,但谁也没有因此而抱怨过。因为他们知道交警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好务,站好岗,当好人民的勤务兵。由于他们始终坚守岗位、精心疏导,施工中的运输车辆畅通无阻,使得这项预计要7天才能完成的黄砂岩桥梁建设工程,用了短短的4天时间,一座长达100米,宽约30米的巨龙如横空出世跨越在了李荫路段的黄砂岩,仅仅这4天,就节约了近20万元的道路工程建设资金。

    “有困难,找交警”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们的口头禅。选择了交警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付出和奉献。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人民警察就是人民的儿子。对待人民群众中队民警做到了以理相待、以情相待、以诚相待,使大家感受到心与心之间能够倾诉,情与情之间能够相依,人与人之间能够相靠。勤务中队始终坚持“视民如父母、警以民为天”的执法理念,牢牢把握“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时刻做好人民的“服务员、管理员、宣传员”真正把工作做到了群众家里,做到了群众的心上。

    郊区上烟村是307工程拆迁居民住房最集中的村庄,在这次建设中,全村要有60多户村民需要搬迁,有的村民不理解,表现出了抵触情绪,有的甚至阻碍工程施工的进展。曾助理和边队长知道这个情况后,就带领民警深入到村民当中,苦口婆心地给他们做工作、做宣传、讲政策,既是交通指挥员,又是村民调解员。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日日细致入微的工作,天天真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