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69zww.gg,斑竹若茶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诗人说:他是光,他是热,他是悦耳的歌,他是醒目的画。

    生活说:他是一颗种子——春天,播进亿万个心窝;夏天,绽放亿万种花朵;秋天,结出亿万枚果实;冬天,他又勃然化作一团烈火要问他是谁?昨天,他是雷锋。

    他让寒冷的冰雪不再寒冷,他让执著的脚步更加执著,他让历史的画页不再单调,他让丰碑下的英灵不再寂寞要问他是谁?今天,他是苑桂生,是这位四年如一日,历经风雨,痴心不改的花甲老人,寻遍了太行山的峥嵘岁月道出的一段“悠悠挂云情”

    半路出“家”

    2005年5月中旬的一天,苑桂生开车和妻子一道去河北省石家庄市接刚刚做了手术的二女儿回阳泉养病。在返回阳泉的途中,他突然改道将车开下高速路,径直向距井陉县东北方向约40公里的一个小山村开去。在前几年的寻访中,他就已经了解到那是一个叫东峪沟的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的小山村,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在离村子的不远处有座山叫挂云山,是一个正在开发的旅游风景区,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县游击大队、民兵以及当地人民群众战斗过的地方。妻子听说他要专程绕道几十公里去寻访挂云山英烈,当下就很不高兴地对他说:“闺女刚做了手术,身体很虚弱,这大热天哪能经得住长途的颠簸。你就是不心疼我们娘俩也该想想你自己,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改天搭个伴再去我们也放心,今天说啥也不能去。”是啊,我今天是来接闺女的,孩子刚做了手术需要赶快回家静养,可我半路又支个这招,再加上我又有糖尿病,万一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怎么能对得起她们母女。去吧,车上有病人,不去吧,挂云山就在咫尺。苑桂生自己心里嘀咕着,眼睛里略微显出了一丝犹豫。

    有时候,人总是使自己陷于两难的境地,也不知道该做什么或者该怎么做。但是在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就会做出最终的决定。而对于这种决定,他一旦认定,根本不会去考虑其它的后果,就是一味固执地要坚持做下去,直到达到自己的目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反对也好,犹豫也罢,妻子的阻拦根本就无法抗拒“挂云”对苑桂生的吸引,他最终还是要半路出“家”决定去寻访挂云山。

    虽说是初夏,可那天的天气就像三伏降临,太阳像个巨大的火球,光线灼人,天热得发了狂。整个小山村像烧透了的砖窑,憋得使人喘不过气来。被烈日烘烤得发烫的土路像肿胀的肌肤一样被一层亮得刺眼的黄土覆盖着。汽车过处,这些死寂的黄土就会像井喷一样迅速掀起一股浓浓的黄尘,肆无忌惮地在空气中游离、翻腾、打滚。空气似乎也浓缩了许多,变得稠乎乎的,一丝风也没有,好像凝固了似的。为了躲避正午强烈的紫外线的辐射,人们都钻进了屋子歇晌,不肯出来。小鸟不知躲匿到什么地方去了。狗直挺挺地抬着头,睁大了两只眼睛,嘴里吐出鲜红的舌头“呼哧、呼哧”喘着粗气,站在农家门口机敏地巡视着周围的一切。正处在“青春期”的草木本该是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但在那样的燥热里都垂头丧气,挂着尘土在枝头上打着卷,一动也不动,像是病入膏肓的老人奄奄等毙。本来就没有几户人家的山村静得出奇,只有火辣辣的太阳光骚扰着那里的一切。

    汽车到达挂云山脚下时已经是下午1点多钟了。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没有饭店,也没有小卖部。哪里去弄点吃的?到农家?不行。老苑知道那时正是农人歇晌的时间,他不忍心去打扰那些淳朴善良的人们,拿了车上仅剩的一瓶矿泉水和女儿从兜里搜出的两块水果糖,手拄那根寻访几年来一直伴随他左右的拐杖,扛起三脚架,背上照相机,就直奔挂云山的顶峰而去。

    在闷热的车厢里,女儿虚弱的身体无力地倚靠在座背上,额头上渗出涔涔的汗水。妻子轻握着女儿的手,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慢慢地隐没在那热辣辣的色流中,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酸痛。她虽然抱怨他的固执,抱怨他对她的冷漠,但是她更多地还是敬佩他这种一意孤行的热情,同时为他能顺利找到那块纪念碑而默默祈祷,默默祝福。

    有时,读书往往需要读注释才能读得懂,看得明。而“读”自己的丈夫,苑桂生的妻子不需要注释,不需要说明。她清楚他的丈夫是怎样的一个人,几十年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她明白寻访挂云山纪念碑是他认定要去做的事情,是他认定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因为他不止一次地对她和孩子们讲过,巍巍纪念碑下,蕴藏着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埋葬着无数太行山的抗日忠魂。那战马萧萧的悲鸣,那烽烟四起的边声,那驰骋沙场的悲壮,那旗开得胜的成功一桩桩,一件件,他们虽不像刘胡兰、董存瑞等革命英雄鲜为人知,但他们面对日本侵略者却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在烽火硝烟中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民族正气,为国家存亡勇敢战斗。他们是民族的骄傲,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他还不止一次地讲过,身为太行儿女,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应该心存感恩。像挂云山这些凝固历史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在太行山还有很多,我们应该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那些为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英雄。这样的人和事,应该宣传,应该颂扬,应该让后人知道他们不屈不挠、顽强对敌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每回想起他说过的这些话,妻子和女儿都会被那些曾经鲜活而真实的故事深深打动。母女俩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他回到她们身旁,把他怀揣着的那分温暖而感人的收获一同传递,一同分享。

    饥饿和炎热紧紧包围着她们母女俩,汽车象蒸笼一般把她们憋得喘不过气来,想下来找个凉快的地方,但除了烈日的充斥没有找到半点阴凉。

    触摸挂云

    苑桂生忍着饥饿的煎熬、拖着疲惫的脚步艰难地向挂云山顶峰攀爬。

    这是一座凝筑中华民族之魂的大山。仰视这座突兀的大山,一种雄浑、稳健、凝重的感觉直逼肺腑,驱动着他前行的脚步。它峰峦起伏、壁立万丈、巍峨挺秀,茂密的灌木丛密密匝匝,绿树与青藤相互缠绕,几乎不能辨清楚上山的道路。还没走多远,他就感觉力不从心,呼吸急促,心慌流汗两腿发软,身上所有的零件好象都不听他的使唤。他停了下来,把三角架立在地上支撑着身体,长舒了几口气,缓和了一下急促的心跳,掏出一块水果糖送进嘴里以补充因饥饿引起的低血糖,随后又拖着沉重的摄影器械继续往山上爬。他三步一停,五步一歇,心好像就在嗓子眼上跳动,气短得大张嘴喘个不停。由于他上了年纪,走了比较长的一段路,加上天气又热,肚子里没有一点的“填充物”早就唱开了“空城计”不时地感到头晕目眩,两脚不稳。到了半山腰,他已累得气喘吁吁,饥饿不时地向他袭来,退却的念头也开始在脑中蠢蠢欲动,滋生蔓延。“不行,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一定要坚持住”他心里暗暗鼓励自己。“千百万抗日英烈他们为国家流的是血,付出的是生命,今天我流的是汗,付出的是辛苦,和那些牺牲的英烈相比能算得了什么呢?”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有这样一种信念在激励他。他喝了几口矿泉水,又继续向山上缓慢地走去。山高,路远,心急。这时,拐杖成了他扫除障碍的助手,用它来拨开挡在山路上的藤茎,三脚架成了他通往山顶的助力器。

    有时候,困难和挫折可以把人吓倒,唉声叹气,退缩不前;也可使人精神振奋,经受磨练,增强意志。只有面对困难和挫折而毫无惧色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顶峰。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遇到艰难险阻,随时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只要有信心,有追求,有迎接困难与挫折考验的挑战力和承受力,那么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你就会是个永远的强者。苑桂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所做的一切努力不是赌气,而是一种坚忍不拔的勇气,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持久的行动。

    也许是这里的草木对这位不速之客的突然造访望而生畏,低头让路,也许是牺牲英烈的英灵庇佑这位追求者不乏的脚步,铿锵浑厚。眼望那只有一步之遥的亭子,那些英烈在苑桂生的心目中有一种近乎神圣近乎崇拜的温馨。一想到他们,心中便勃然泛起一股强烈的亲近之情,产生出一种强大的悲壮感和使命感。此时的路,在他脚下越走越宽,越走越平坦。

    快到山顶的时候,他抬头望去,一座美丽的亭子似一粒散落的玲珑剔透的红豆出现在他的视野,让他这位忠诚的朝圣者以更加坚定不移的脚步用长途的跋涉来换取这无偿的报酬。他贪婪地吮吸、深情地触摸这里的一切,这哪里是烽火硝烟的战场,这分明是一块未被污染的净土。这该是无数的情侣约会的地方,也该是八方游客聚集的场所。这里的场面非双眼能够看尽,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够你流连长久。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明净和魅力,它让人变得更加纯真灵秀。他的双眼直挺挺地盯着那座亭子,兴奋极了,所有的饥饿、疲惫、困顿、乏力都融合在了浑身沸腾的血液里,激动、欣喜、迫不及待的欲望使他脚下生风,就像卸掉了千斤重担,三步并作两步轻松地爬上了山顶。

    这就是挂云山么?他站在山顶极目远眺,满目都是清一色的画卷。这画卷是傲视异邦古迹的巍巍太行的层层累聚,是延绵几千里的太行轨迹的壮阔生命,是血脉畅通、呼吸匀停的活体标本。不必涂脂抹粉、乔装打扮,却是天然修成的美女,不必峨冠博带、璞玉浑金,却是大自然赋予的姿色。他投入它简洁的怀抱,只想与它紧紧相拥。正如一句话讲的:“对自然,要自然!”如此自然畅快的感受,只有徒步走过才能收获。

    无论是天上还是人间,这种清一色的光芒是迅猛的、短暂的,是他视觉的一道闪电,而烙印于天地之间的这座活生生摆在他面前的艺术造型是瑰丽的、长远的,是他精神的一道大餐。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有谁能数数看,有多少英雄事在太行山浓缩,有多少英雄情在太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