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69zww.gg,斑竹若茶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给了女儿一个很漂亮的钥匙袋子,女儿要学着缝一个。找来一块花布头,剪好样子,针线立刻就在女儿手中飞舞起来。

    女儿一本正经缝着钥匙袋。我说:“你也学学用缝纫机,都二十多岁的闺女了,连个缝纫机也不会用,学会了自己方便。”女儿抿嘴一笑说:“现在年轻人谁还学那个,什么也都是买现成的。我不学,学会了受罪。”现在的孩子,会用缝纫机的可能很少了。我让她戴上顶针缝,她不,她说戴上那东西就不会缝了,别扭。也是,这不是做鞋纳底缝衣裳,厚得穿不过针去,非要戴顶真不可。缝好了,女儿拿过来让我看,还真是挺不错。我说了几句鼓励的话:“不错不错,缝的还可以,就这么慢慢来,做的多了手也就熟了。”女儿听了高兴,说要再缝一个比这更好的送给我,我自然高兴一番。女儿的此番举动,让我想起了顶针,想起了那些缝缝补补的日子。

    我拿着一枚顶针问小女,小女说这是缝东西的时候才用的东西,叫不来名字。可能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就连现在的小年轻人也不一定知道。顶针,一个用铁皮或是铝皮做成的环形的小箍,高不足二厘米,厚最多也就是个一毫米,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坑坑儿。这些小坑坑排列整齐,全都是稍微下陷一点,密密的。用铁皮做的是黑灰色的,就是铁皮的本色,用铝做的,在上面镀上一层金黄色,就像一个金戒指。别看它只是个小物件,在做手工针线活的时候,把它戴在右手的中指上,顶着穿了线的针鼻子,可以快捷方便地缝制东西。如果缺了它,钉个纽扣也很难很难,要是做鞋纳底离开它就困难重重,任凭你两个手指怎么用力,针也是纹丝不动。

    依稀记得我第一次戴顶针是给父亲穿的那件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的旧棉袄缀扣子。父亲给我找来一个顶针,说这是我母亲用的。母亲那时候只偶尔做一些针线,我们的穿戴大部分都是二姑给我们缝制,有时候是拾掇亲戚穿过的半旧货。我记得那时顶针在我家不是专利货,父亲经常带着它缝衣服,布裤子,缀扣子,补袜子。

    我早早就开始学做针线活了。我虽然是家中的“缺宝”(那个时候最时兴说这词)闺女,但是没有同龄孩子那样的幸福,什么都有母亲给做的现现成成的。高中毕业以后,我家简单的针线活我就全包了。那年头我家里穷,替换的衣服很少,我们的衣服都是早早就把膝盖、屁股磨破了,缝补衣服这项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我的身上。我戴上闪闪的顶针,找来旧布头剪好形状,先用针线把布头绷上去,然后就一针一针细细地缝起来。从那时起,顶针就开始伴我缝补生活。

    成家以后,我的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生活挺艰苦,这只顶针跟随我一起嫁到了婆家。不管顶针是不是母亲的,总是从娘家带过来的,我也就把它看成是母亲的遗物了。从此,顶针就成了我手上的常客,一个“掌中宝”在怀上大女儿的时候,我就开始为女儿的出生做准备。小衣服、尿布都是我亲手缝的。我把不穿的旧衣服一件一件拆掉,给女儿改制成小爬裤、宝宝装。一针一线都没有离开过顶针。等到女儿会走路的时候,我就给女儿做鞋。纳鞋底可是一个辛苦活,如果不用顶针,仅凭手指的力量很难将针穿过那厚厚的底子。同时,纳鞋底还要讲究针脚细密、均匀,这样纳出来的鞋底既好看又结实。以前大人们做的都是千层底的鞋子,女儿虽然穿不了那么厚底的鞋子,我也得一针一线的纳,找上一块好看点的布做鞋面,然后再绣上好看的花朵,有“石榴佛手”“鱼刁莲花”这些我都给女儿绣过,或者是直接找块花布做成鞋帮。看着自己做下的这些东西,心里也挺有成就感满足感的。

    农村时兴每年三月三缝荆芥葫芦给孩子们戴,老年人说能驱邪。女儿小的时候,我都会缝好多,除了给女儿戴,还要给邻居、朋友的孩子。我缝的荆芥葫芦样子挺多的,有公鸡、老虎头、辣椒、猪头、猫猫狗狗都有,红红绿绿都很漂亮,漂亮中凝聚着顶针的一份功劳。许多年过去了,我的针线盒里有了三四枚顶针,它们默默地躺在一起,思忖针脚扎过的每一点皮肤,每一个小坑沉淀了一个日子,沉淀下许多细节,沉淀了许多过往云烟。拿在手里定定地凝望,它们已经被时间打磨成了同一个颜色,我已经不知道哪一枚顶针是母亲留下来的了。仔细端详,仿佛过去的顶针时光又在眼前,里面藏着我许多缝制过的人生,里面散着生活浓重的气味。  

    我那时除了上班,没有什么别的去处,也不爱和朋友去逛逛街、散散步或唱歌跳舞。我是个很恋家的人,也许是从小的穷光景过怕了,生怕我这份光景过不好,所以一下班就回到家里做些家务,多数的时候就是做针线活。有时候我坐在沙发上,穿针引线,女儿眼睛骨溜溜地看着我,趁我不留意,从我的线盒里掏摸出顶针,用她的小手手在几个手指上轮流套着。顶针太大了,套在她的手指上松得稀里哗啦,一溜就从她的小指尖滑下去。有点重量的顶针“骨碌骨碌”翻几个跟头就“哐啷”的一声闷响,滚到缝纫机底下停住了。女儿惊慌得抬起眼睛看看我,我微微一笑,不吱声,女儿趴下把头贴到地面伸手拾起来重玩。顶针伴我这么多年,现在用的少了,这些针线活一丝一缕,一尺一寸,温暖着我的孩子,伴随她们长大。

    生活总是忙碌的。我既要带孩子,又要上班工作,有时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