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69zww.gg,冰雪儿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编者按 作者对编者按的思考确实很全面,也很专业。相信对其它编辑写好编者按,会有一定的帮助。  我在红袖三周年站庆时写过这样一段话:

    “推荐文章是网站宣传精品,宣传作者的一种极佳方式,但它也在无形中成为初学者的创作蓝本,盲目趋从的结果必会导致创作形式的千篇一律,这是绝对违背网络引导文学创作热的初衷的,编辑应加强这方面的责任感。”

    一篇好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愉悦读者的眼球,更能在心灵深处激起某种共鸣,给人更多的回味和思考。但在数以万计文字大军铺天盖地而来的今天,网络文学如同一座“矿山”不仅仅是壮大了读者和作者的挖掘队伍,更加扩大了写作和阅读的层面。

    对于文学网站这种独特的文化群体,它在给文学爱好者提供自由、共享、宽容写作空间的同时,由于文化底蕴的参差不齐,精品之中不乏苍白无力的主观宣泄或是反传统的无主题创作,于是我们可能看到的往往是“废石”“黄金”的含量微乎其微。

    对于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编辑责无旁贷地挑起“矿里挑金”的重担,以敏锐的眼光捕捉、攫取那些有思想、有哲理,能让人反复咀嚼不能释怀甚至引起共鸣的文学作品。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个人都在用同样热切的目光期待,那些优秀的文字以出色的形式存在着,并不断浮出水面。

    一年之前,红袖推荐精品尚没有可规范参考的标准,也没有完善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由于部分编辑对文章的深度和内涵把握不够到位,导致了对文学作品理解能力上的缺陷和选择文章的一边倒倾向,这在当时不少空洞平庸的作品被推荐的情况便可得此结论。

    为了提高红袖的审稿标准,增强精品文章的推荐和宣传效力,编辑部开展了反反复复的讨论与商榷,推行了严格的二审制度,并对推荐文章要求责任编辑添加编者按,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精品文章良莠不齐的局面。这是每个编辑、读者和作者都深感欣慰的事情。有作者说,到红袖看推荐文章,最吸引她的除了文章本身,就是改版后的编者按。勿庸置疑,推荐作品的编者按形式,加深了读、写、编三方的沟通与交流,已成为红袖原创文学网站的一道独特风景。    模式与特点

    编者按,写在正文之前,是编者推荐佳作、介绍优秀作者的一种强调、依据和补充,在文学网站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引导周围写作群体摆脱自身狭隘的创作倾向,拓宽文字思路,提高网站读者文字鉴赏水平的有效方式。

    针对单篇文章,编者按的模式各有差别。总体可粗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说明作者或作品的情况,提供理解正文的一些材料和补充;第二类是借题发挥,阐发编者的见解和看法,有时也可写成随感或短评。这两类都具有指导阅读的作用,具体采用哪一种形式主要取决于文章的体裁和题材。

    第一类属于传统的编者按写法,可换称之为导语。注重于文字的点面俱全,抽丝剥茧不厌其烦,追根溯源穷究其变,以引导读者通过推证和分析,形成广泛的关注和共鸣。我们在学术杂志、新闻报刊上所见的编者按大多属于此类。我通常把这种概括主题,点明主旨的常规编者按写法称之为“模式写法”它使读者对写作的目的,文章内容及结构形式一目了然,如果幸之内容出彩,或许会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但如果内容枯燥,编者按又亢长如流水帐,则令人意兴索然,再无阅读的欲望。这种明确主题,归纳中心思想的写法,称之为“破”题,在文学领域里多用于长篇或纪实性文学作品中,在短、中篇作品中甚为忌讳。

    第二类属于延伸性质的编者按。片语零言,简洁利落、意到笔随,意尽笔止。它在内容和写法上不拘一格,喜欢因文而异,把依靠直觉的意象难度加大、过程拉长,从而转为想像力的无限空间。它也会用适宜的文字表现内容,但不惯于套用模式,而是或从作品中引出问题,提请读者开展讨论;或根据作品内容发表编辑的感想和体会,这种编者按通常长于综合短于分析,长于直悟而短于推证,文字初看较为晦涩难懂,需要结合阅读、思量后方可窥见一斑。

    这两类写法各持其长也各有所短,一个偏于理性,一个偏于感性。但我想,作为网络文学编辑,最佳的方法应该是结合,蔽两者之晦涩,淬砺二者之精髓,融会贯通,尽量使作品的内涵在短短几行字中表现得丰富深邃、充满张力。

    目前红袖原创文学栏目分为散文、小说、杂文、诗歌四大类别,另有歌词原创和剧本创作,编者按的写法应各有侧重,有所差异,当然,这几种在运用中可适当穿插,并无明显界定。只是文字的种类千差万别,思维断然不能停留在一种模式之上。

    一、对文章写作背景或作者的身份背景作出交待,通常用于专栏作者的推出,或是作品专题以及人物访谈。

    二、从作品中引出问题,启发读者,开展讨论与思考,多用于探讨性,诠释性和评点性的半理论半实际相结合的论述性文章,常见于评述性的杂文栏目。

    三、阐明文章写作目的,并予以适当的说明和补充,多是主题类征稿,部分也用到专访或是跟踪报道。

    四、“权威”点评,小议。通常用于对具有严格衡量尺度的专业性文章或格式较为严谨的文学作品,它的写作难度比其他编者按的手法明显高出一筹。如对诗歌词律、创新平仄格式的探讨,散文的文辞意韵评述,以及对观点性文章的考究,论证。

    五、概述作品内容,阐述文章的写作风格和特点,多见于长篇文学作品和作者系列文章的推荐、介绍中。

    六、应文而议,由感而发,寥寥数语却紧扣主题,给人留有足够的臆想空间,此类写法多用于抒情类和故事性够强的中、短篇文学作品。

    概而言之,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表达方式的特殊性和必要性,从而凸现文章不同寻常的亮点。

    引导与思考

    引导与思考是编者按存在的重要目的,不论是编辑归纳还是引用文中话语,只要它能表达文章创作的精髓,或原义或引申之义或通俗之义或形象之义或理解之义均可。有人喜欢精辟独到的诠释,不描写,不修饰,一句话就直入主题;有人喜欢轻松简洁的引导,文字意境幽远,透出玄妙。但不代表美丽的文字就一定是浮浅的,深邃的文字也不一定非要写得象“白开水”对目前红袖的阅读群来说,不需要编辑一再表白此文内容有多么好看诱人,概述多么全面,再一条条点评它的精妙之处,古板编者按 作者对编者按的思考确实很全面,也很专业。相信对其它编辑写好编者按,会有一定的帮助。生硬的方式只适合于灌输式、添充式的引导。我们只需稍加提点,相信读者都能结合文章,明白编者按想要表达的意思和观点,明白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何在,这也算是阅读中的乐趣吧。

    所以说,写作是一种冒险,推荐同样也是一种冒险。一篇文学作品,可能看似平庸波澜不兴,实际却潜藏着惊心动魄,如果编辑总以一种眼光去审视那些先兆不明显的优秀文章,恐怕就无法洞悉平静的文字下面的汹涌激流。我们来画这样一个图表:作者投稿——编辑审核、推荐、写编者按——主编复审——读者阅稿——反馈作者,也就是说在红袖任何一篇作品的出炉,不仅仅是一名作者的辛劳;一个作者被得到认可,也不是一名编辑或一个读者所能决定的。

    同样,阅读也是如此。同一种文字,读者对它的认知深度取决于他对文章理解和引申的程度,也在于阅读视角的选择。读者不能习惯于思维定势,目光也不能总停在文字表面,毕竟表面文字和文字表面所蕴含的深度和广度是不一样的。

    得到启发是我们阅读文章的目的之一,编者按只是给你指一条思考的线索,让你带着问题和疑惑去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