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69zww.gg,白水平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观念的转变,年味越来越淡,尤其是物资极大的丰富,购物极大的方便,可以足不出户采购回自己所需的物品,不再因买豆腐排队,不再因抢购起早,总而言之,不再因准备年货东奔西跑。不论农村还是城市,人们把过年当成休闲娱乐的一个极好机会,旅游,度假,家人团聚,居家同乐成为时尚,传统意义上的过年已经成为历史。

    我是在农村长大,记事起,每年到了腊月天,父母亲就盼着大队每年一次的秋后算账。那是全家的救命钱,也是过年购买东西的主要经济来源。父母一年到头起早贪黑,累死累活,到年底也不过四百多个劳动日,一个工两三毛钱,遇上年景不好或者天灾人祸,一个工只有几分钱,收入不错时,还能全额结算,七扣八扣一年下来也领不到一百块钱,就这一百块钱,是我们兄妹的买衣服钱,是全家准备年货的钱。等领到钱后,母亲就会跑到村里的供销社,扯上几尺最流行的蓝卡几布,把穿旧了的棉衣拆开,将旧棉花重新弹一下,做成新棉衣,就成了我们过年的新衣服。

    那时农村既没有集市也没有专门卖肉的肉店,想吃一顿肉必须等到过年大队杀猪以后每人分到的二两肉,人们不象现在挑瘦肉吃,专拣肥肉,一来吃的爽口,二来主要是为了拿肥肉炼油,猪油吃起来既香又满碗飘着油花,看起来赏心悦目。豆腐也是自己做的,由于每年分到的粮食有限,一家做豆腐因豆子太少不能做,所以几家把豆子凑在一块才可以够一个豆腐,还必须排队。轮到做豆腐的那一天,几家人早早地赶到豆腐坊,把早已泡好的豆子先用石磨磨成豆糊,然后用细萝再过一次筛,将豆渣滤去,把豆糊倒入早已开好的一大锅水里,等到锅完全开了,用卤水慢慢地点,随着卤水量的不断加大,豆腐就和水自动分离,这时候就成了人们喜欢吃的老豆腐,也叫豆腐脑。拿一块纱布把豆腐脑装进去,放在早已准备好的放豆腐模型里,压上一块石头把水挤掉,豆腐就做成了。

    到年底每人还可分到食油半斤,除了过年炸制外,就所剩无几,一年基本上是水煮菜,平时很难见到一点油花子,因此,那时候得高血压、高血脂的病人很少。

    参加工作成家后,一到过年,副食本,粮食本,这个号,哪个号一大堆。进入腊月,每天提前半个小时上班,为的是到蔬菜店排队购买所需副食品。买菜前先要看清菜店黑板上公布的什么号买什么东西。有时候轮到自己了,东西却卖完了,只能等到第二天再来排队。就这样过年前天天排队,到年前也备办不齐,只好有啥算啥,凑乎着过算了。

    那时候每人每月供应细粮很少,北方城市不供大米,谁要想吃大米,必须用细粮调剂,想多要点白面,用粗粮兑换,五斤玉面兑换一斤白面,各算各的帐。幸好我的邻居是位开大车的司机,经常在全国各地跑,每次回来大米、白面、花生、食油、粉条等生活必需品全部就买了回来,然后,一家一份分给大家,省去找人说好话的麻烦,为丰富春节餐桌创造了条件。

    烟酒在当时是最不好弄的紧俏商品,尤其是一到过年,凭副食号每个号只能供给两盒好一点的烟,酒也是一个号半瓶酒,两家凑一瓶酒,回到家拿个酒瓶倒出一半来留着招待客人。因此,到春节前找人弄烟酒就成了准备过节的一项重大任务。每到这时大家就施展各种本领,寻找各种关系,为的就是弄一条牡丹或者凤凰香烟,搞一瓶汾酒或者竹叶青酒。好不容易找人批上条子,到专供商店最少要排两三个小时才能买上一条烟,酒也同样是排队等候。

    一个年过下来,所付出的精力和心血远远超出了上班时间付出的劳动,人情和关系全都用上了,当别人再找你的时候,也应当不顾一切为之努力,直到满意为止。

    这就是记忆中的过年,那年过得窝火、过的累、过得没有了年味,过得一塌糊涂,一个年过下来就像一场战斗下来,把人累的筋疲力尽,只有等上班后再调整心态,养精蓄锐。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